聚焦核心素养 建构项目学习

作者:杭雪 来源: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 录入者:许洁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6日

——天一三小与洛社小学美术联合教研暨惠山区美术教研团“惠美凝宏”小组研讨活动

初夏已至,美好相约。为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新思路、新方法。5月23日上午,天一三小美术教研组携洛社中心小学的同行们,开展了“聚焦核心素养  建构项目学习”的专题课例研讨。本次研讨活动主要分为优质课展示和互动研讨两个环节。

课例观摩

赵晨老师执教六年级美术《青铜艺术》一课,通过师生对话青铜,穿越历史长河,探索青铜文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祖国悠久的青铜器文化的真挚情感。赵老师利用PE、AI等技术将纹样提炼、凸显在青铜器上,并通过视频、动画等再现历史场景,创设沉浸式课堂,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青铜纹样的魅力,借助导学单,小组探究自己提出的项目问题,在自主学习与分享交流中了解纹样设计的审美规律和流程方法,并通过拓印绘制造型独特的饕餮纹,发展艺术敏感性和艺术表现力,从而让学生能真正体会青铜器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徐凌滢老师执教四年级美术《漂亮的灯》一课,徐老师以聊天的方式导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说一说自己心中的NO.1”的活动中了解古代灯的造型和寓意,在欣赏、观察、讨论研究的活动中拓宽知识面,获得审美享受。最后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一盏盏富有创意的灯展示到我们面前,不仅点亮了黑暗,也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评课议课

评课研讨在天一三小分管教导李玲玉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

赵晨老师首先分享了对于青铜大单元的设计思路。围绕大概念“青铜艺术扎根于先民智慧,积淀着深层的精神追求,它所反映的审美价值、道德规范、哲学思想等值得学生深挖并继承”设计基本问题“如何欣赏、设计饕餮纹”再分设相关小问题“对饕餮纹的初步感受是什么”“饕餮是什么”“饕餮纹有哪些设计规律与纹饰内涵”再设计指向问题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导学单,自主学习揭开饕餮纹的神秘面纱。

天一三小美术教研组长金铃老师首先谈了对徐老师这节展示课的感受:徐老师的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的有序、好玩、高效,每个环节看似简单,但亮点很多。从哑铃到灯、再到奖励一瓶酸奶、再到走走我们的灯光秀,这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洛社小学的章琦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赵老师这节课展示了一个沉浸式的课堂,用“鼎大哥”的形象导入并加入音乐,课堂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生动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觉得青铜文化并不是离我们非常遥远。其中导学单的设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通过设问追问的方式层层深入,让学生进行了更深度的学习。

最后无锡市美术教学能手、省锡中艺术教研组长、张小珺老师就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张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所有学科都有美育,美术教育的美育要体现在哪里?”张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跟学员们分享了新课标引领下如何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领域去提炼、重构单元课程的内容。大单元课程,可以将要教授的内容,分版块层层深入探究,徐老师的课,让学生玩的很开心,最后的灯光秀也很精彩,那能不能再进一步深挖呢?传统的灯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才慢慢变成现在的灯,再融入日常元素,为古镇、为公园、为学校设计主题灯展,更能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大单元教学中建构项目学习,更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那营造艺术化的教学情境,用艺术的方式演绎课堂就很有必要了。赵老师在引入部分将“AR博物馆”搬进课堂,引领学生近距离欣赏文物,是个很新颖的设计。但,想真正打造沉浸式的艺术课堂,应将艺术化的教学情境融入整节课的架构中。没方向的时候,可以多去剧院,借鉴布景师如何打造舞台效果,每一首背景音乐也要慎重选择能更好地渲染氛围......在教学中,导学单设计也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单单一个小问题的呈现,仅仅只是流于形式的产物。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导学单,应该是能够串联起整堂课或者整个单元知识的,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更容易发现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张老师提示大家,对于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美育理念的提炼,要到合适的深度,有一个高远的立意,从“知识技能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全面指向育人的素养目标。

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美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开辟了一条新通道。这次校际联合教研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潜能。让我们不断学习,携手同行,勇于创新,超越自我。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